本稿刊登于2010年12月23日《法制日报》 记者周斌
面对各类矛盾纠纷呈现上升的态势,如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镇探索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定分止争新路,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
当好“受气筒”和讲解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唯亭镇遇到了新的问题:目前该镇常住人口近25万,其中流动人口占了19万。外来人员大量涌入,仅今年矛盾纠纷量比3年前上升了35.6%。 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新情况?“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老娘舅”是人们对有一定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的尊称。 如今在唯亭镇,不仅有很多“老娘舅”,而且每个社区还创新性地成立了“老娘舅”调解工作室。 唯亭镇党委分管政法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说,从2009年起,唯亭镇将一些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织起来,给他们提供专门场所,请他们发挥余热,作广大居民的“调和剂”和法律政策的宣传员。 该镇青剑湖社区就有4名这样的“老娘舅”,平均年龄达63岁。近日,记者见到了正在社区里考察民情的“老娘舅”王仁忠。一路上,不断有居民向他打招呼,喊他上家里去坐坐。 王仁忠笑着说:“别看现在大家都挺热情的,去年4月青剑湖‘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成立时,挂牌近一个月,没一个人上门。” 于是,4名“老娘舅”开始主动找活干。社区居民老夏因楼上漏水找不到户主,经常到社区物业办讨说法,“老娘舅”主动找到老夏,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依靠自己的人脉优势,迅速找到了楼上户主,查明漏水原因,及时进行了修复;社区有部分居民不理解国家政策,对缴纳社保养老金存在疑问,“老娘舅”一次又一次上门劝说,既当好“受气筒”又做好国家政策的讲解员。 一件件实事让“老娘舅”的名声越来越大,居民们遇到困难或有解不开的心结,都会来找“老娘舅”帮忙或评理。 说起“老娘舅”的作用,青剑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顾钊根竖起了大拇指。他说,青剑湖社区是一个纯动迁小区,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的两倍,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导致各类矛盾成倍增加。“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成立后,大量矛盾被化解在萌芽中,社区上访人次急剧下降。
一个调解员抵仨民警 “老娘舅”固然打响了名头,但老百姓遇到麻烦时,最先想到的可能还是警察,其中有很多只是普通的矛盾纠纷,全部交给警察处理势必要浪费宝贵的警力资源。如何解决?唯亭镇的答案是:公调对接。 唯亭镇在辖区两个派出所都建立了公调对接机制,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自2009年3月唯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唯亭镇跨塘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46起,调处成功531起,成功率高达97.3%。 记者来到跨塘派出所调解室,只见马某和韩某正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捺手印。原来,马某和韩某因捡废品产生纠纷,双方在拉扯中,马某眼睛受伤。报警后,双方也愿意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在调解员李祖德的调和下,韩某同意赔偿马某1700元,双方握手言和。 在调解室,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房顶装着一个监控探头。李祖德解释说,探头具有同步录音录像功能,当事人一旦进入调解室,探头立即启动:既可以记录下调解时当事双方的说辞,也可以防止双方单独沟通时有过激场面,还能有效规范调解员的行为。 “公调对接大大解放了警力,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跨塘派出所副所长殷吉笑言,一个调解员可以抵3个民警,派出所只腾了两间房子做调解室,效益远远大于付出。 据了解,除了“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外,唯亭镇还建立了一个镇级调处服务中心、两个镇级调委会、18个社区调委会,调解的触角也延伸到了企业,全镇200多个企业均建立了调委会。除了公调对接外,唯亭镇还建立健全了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和访调对接等工作机制。 “随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10年信访量比3年前下降了21.3%,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率达到了99%。”唯亭镇分管政法工作的有关负责人满怀自豪地说,该镇已连续5年被评为苏州市治安平安镇和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